找到相关内容23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古刹晨钟——夜宿温泉寺

    预计要参加僧众的早课。冷冷的冬日凌晨,万物都还在沉睡中,曙光尚未显现,这些独守寺院园泉的可敬的僧人已然冒着严寒继续着他们日复一日的行持。大殿上灯火通明,灯下那一张张或年轻或苍老的面孔都焕发出圣洁的光彩...

    劫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40696385.html
  • 汉魏佛教与何晏玄学关系之探索

    远而〔不〕相应(四),异类无近而不相违。譬如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各以物类自相求从。夏日为阳,而夕夜远与冬日共为阴(五);冬日为阴,而朝昼远与夏日同为阳。皆异于近而同于远也。详此异同,而后无名之论可知矣...

    王晓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1638949.html
  • 〔深情美文〕疯娘

    不久,父亲被邻村一位养鱼专业户请去守鱼池,每月能赚50元。娘仍然在奶奶的带领下出门干活,主要是打猪草,她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饿一个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

    佚名

    |孝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0838081393.html
  • 一位博士生的心声

    这一过程中,让我的学佛从理性了解到深入修持,从亲近佛法到全面投入的一个转折契机,来自于与一位藏传佛教上师的邂逅。   那是新千年岁末的一天,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我和妹妹应同学之约,一起拜访了那位上师...

    索达吉堪布 编著

    |入佛|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0804184731.html
  • 苏曼殊作品编年

    (东京)  《致刘三》(东京)  翻   译:《去燕》(豪易特)   《颎颎赤蔷薇》  《冬日》(雪莱)  《答美人赠束发璊带诗》(拜伦)  《去国行》(拜伦)  《赞大海》(拜伦)  《哀希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149497.html
  • 浅说报恩

    酬报呢?故代有“孟宗哭竹,冬日生笋”的事迹,是讲三国时孟宗,其母老病,医药无效,医生教他用笋煮汤食。但在雪天覆地的严冬,无竹可得,便急奔至山林,跪地大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忽然地裂长出嫩笋几茎,其...

    圣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4349707.html
  • 赵朴初与安庆迎江寺

    那段历史的见证人(或许是唯一的一位见证人)。那天下午,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位于县郊的一座名叫准提庵的小庙里,见到了年届84岁的老尼宏昌师太。坐在冬日的阳光下,老尼向我们述及当年发生在太湖赵府的一段...

    黄复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5451102.html
  • 炉香连两岸 同心复祖庭

    美元送到晓忏法师手中,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工程因此得以继续。这一意外地喜悦如冬日的太阳温暖着晓忏法师的心,刹时,几个月来所受的辛劳与委屈被驱逐得无影无踪。   五、慷 慨 解 囊  时间:...

    苦 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752360.html
  • 繁塔里的中“西”混合乐队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2005年12月28日,我去看繁塔。出租车在开封南关老城区一片以繁塔为地标命名的小胡同里钻来钻去,阴沉的冬日里一片萧条枯寒,有老人在扎堆聊天。钻来绕去,出租车在一个小院子前停下,一座体量庞大的塔闯进记者眼中。  院子太小,繁塔显得特别大,看上去很不相称。繁塔本身是一座残塔,原塔仅余三层,上面增建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1153099.html
  • 佛法提纲

      佛法提纲   东引孤悬东海,冬日苦寒,入晚海风啸吼,巨浪击石,诸音并作,扰人不能安枕。余羁此二年矣。冬夜无聊,每喜邀三五同道,拥炉煮茶,共话无生,亦颇饶趣味也。   某晚,诸友议邀一沤老人为众说法。老人至曰:“宠召不敢不来报到,大家闲聊则可,说佛法当另请高明。”众固请。   老人曰:“非余吝惜老精神不肯说,实是不解说法;况佛法现成,用说作么?纵欲强说,争奈舌遍虚空,无从开口何!”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2654273.html